首页  >>  县人大代表  >>  原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韦华南

原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韦华南

www.gxbsrd.gov.cn  2019-12-03 09:26  阅读:370528次  作者:韦 轩​​  编辑:杨煜智  来源:凌云县委宣传部 


  夕阳不愿老 只为晚霞更艳红

  ---原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韦华南

  近日,笔者在群众的引路下,在陇棍村巴闪至林塘村波央产业路建设现场,碰见正在忙碌指挥勾机作业的韦华南。

  “ 巴闪至波央的产业路有11.5公里,工程将在11月底完成。该产业路惠及陇棍、大洞、林塘三个村1000余群众,群众可以通过这条产业路把杉木、八角、油茶等土特产外销,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原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韦华南和笔者聊起来。

  “你已经退休多年,不在家里享亲福,还出来为老百姓奔忙…”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人大代表,虽然退休了,但为民服务的脚步还要继续前进…”

  在逻楼镇陇棍村,只要大家一提到韦华南这个名字,众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的好。

  韦华南,1987年入党,1999进入村两委,先后担任团支书、村副主任、主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当选镇、县、市人大代表,2002年光荣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2014年从村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休。

  一 人大代表为群众“代言”、“修桥铺路”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韦华南,是一名朴实的“农民代表”。从1999年至2014 年在职时。他把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与人大代表和党员的使命和职责融合在一起,为群众“代言”、谋福利。

  在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中,韦华南立足本职,贴近群众,为村为民办事。陇棍村原来老村部是年久失修的砖瓦房,解决办公条件,迫在眉睫。韦华南代表口袋装着村部新建的报告,跑县上市找相关部门,一张不烂三寸之舌,一张“死皮赖脸”,经过半年努力,市里相关部门帮落实5万元,县相关部门给5万元,新村部于2003年初开工建设,并于2004年中旬一栋占地80平方米的两层村级办公楼建起并投入使用。

  “西山办事处是解放战争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的下属机构,为了把红色革命史迹铭于后人,经韦代表倡议,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自愿捐资共六万余元,建起西山办事处纪念碑,亮化场地。大洞村到陇棍村5公里石山公路于2012年建成通车,提高了大洞村和陇棍村群众农业生产成效,惠及群众1900余人。韦华南代表通过相关部门找来10吨水泥,少数民族寨六路屯上寨实现了道路硬化,解决了25户150余人行路难问题…”原陇棍村村主任崔永镗如是说。

  二 退休,老党员服务不退伍

  人们常说,无官一身轻。2014年从村支部书记岗位退休后,韦华南却“背道而行”,没有回家享福,他的身影却出现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为贫困群众的脱贫攻坚奔走。他常对自己说,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允许,为民服务的脚步就不会停下。这也就是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情怀。

  陇棍村巴闪屯文化广场初建时,进场路和文化广场占地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迟缓。“崔大哥,建文化广场是公益事业,你就支持支持…”“杨大嫂,建文化广场是方便屯里老少娱乐活动…”在工程建设进度迟缓的时候,去广东帮带外孙刚回到家时,韦华南马上走家串户动员思想不通的群众。通过其他渠道筹到款项38000余元,韦华南慷慨捐助1600元,群众历经半年自建工期,文化广场于2017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老党员,老代表,为民带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建言献策。该村汤更至猫洞口1公里的产业路,波望至云盘山5.7公里的产业路,展龙坳至界排水库4公里的产业路将建成。在该村和林塘村农区3000余亩的油茶,近1500亩的杉木和八角等农产品将通过便捷的产业路往外销售,户均增加1.5至2万收入。近20户群众发展种养,10余户瑶族贫困户易地搬迁到陇老安置点,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勤劳,10户贫困户有望在2019年脱贫摘帽。

  年近六旬,头发已经花白的韦华南,曾当选村、镇、县、市、自治区五级人大代表,2014年从村支部书记岗位退休,他告诉笔者,大家选举他当人大代表,他来自基层,就应该更好地代表基层群众。作为一名党员,为民服务,那是他是沉甸甸的责任,把群众的利益怀揣心间。韦华南“退伍不褪色”, 夕阳不愿老 只为晚霞更艳更红。口韦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