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工作  >>  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工作综述

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工作综述

www.gxbsrd.gov.cn  2020-06-09 11:06  阅读:306479次  作者:黄文华  编辑:黄艳  来源:广西百色人大网 
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工作综述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让代表更好地履职,有更多渠道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密切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履职平台和履职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为人民的代言人更好地履职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 代表履职有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和对地方人大常委会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人大代表工作,确保人大代表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围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推进“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的相关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推进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实施方案》,将“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加强统筹协调,组建工作指导组,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县乡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将全市10515名五级人大代表分别编入1088个代表联络站。

 搭建平台载体 代表履职有阵地

  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联系人民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市人大常委会突出标准化、网格化、特色化,高标准着力打造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全新履职平台。一是突出“标准化”。积极开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实体平台“提档升级年”活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履职实体平台提档升级工作目标和标准的通知》,按照“八有”标准,打造“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进一步推动平台标准化建设。二是突出“网格化”。在行政村(社区)、企业集聚核心区、农村产业发展一线、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点,因地制宜建立履职平台,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格局,确保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县级“人大代表服务中心”6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135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室)”1128个,“人大代表带动产业发展基地”258个。三是突出“特色化”。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创新,田东、田林等县积极探索“星级管理”模式,根据平台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分别评出年度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履职平台,推动形成“学典型、争先进”的氛围。德保、西林等县率先建立代表网络履职平台,并通过履职通APP实现代表履职工作“键对键”“点对点”无缝对接。 

开展主题活动  代表履职有抓手

  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三大主题”活动为抓手,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履职,有力促进了履职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开展“助力清水行动、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主题活动。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动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鹿心社、秦如培、彭晓春、周异决等自治区、市领导以普通代表身份分别到自己所在的联络站开展工作,给广大人大代表作出示范,有力推动全市代表联络站全部完成首次年度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共收集到代表意见建议2548条,一批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并实施。二是开展“履行人大职能,助推脱贫攻坚”专题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实际,通过开展“履行人大职能,助推脱贫攻坚”专题活动,创新方式助推全市脱贫攻坚。组织创建“人大代表创业培训基地”,为贫困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如西林县人大常委会创立人大代表“10+1”扶贫创业培训基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项以上种养技术,实现脱贫致富;建立代表联系扶持贫困户制度,人大代表每人至少联系扶持2户贫困户,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和贫困群众引导工作,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三个一”的目标。组织代表采取调研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对贫困乡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等情况实施监督,确保脱贫工作进度和质量。三是全面开展“代表议政日”活动。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大代表议政日”活动的通知》,全面推广“代表议政日”制度。由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选定议题开展议政活动,让代表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去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代表议政日”“民情沟通会”130多场,切实推动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解决。

 强化机制创新  代表履职有活力

  创新是人大代表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工作模式、工作机制、活动形式创新,推动代表履职“活”了起来。一是创新代表管理模式。鼓励各县(市、区)试行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和精准量化考评工作。田东县、田林县等在量化考评的基础上开展代表“履职之星”评比活动,评选“致富带头之星”“矛盾化解之星”“依法履职之星”等,增强代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右江区探索建立街道居民议政会制度,破解街道基层民主议事机构缺失问题。靖西市推广乡镇人大代表“1345”工作法,探索出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新路子。二是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承办单位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出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考评办法》,将考评内容要素化、分值化,年底组织考评组对建议办理情况逐项量化考评,确保代表建议落到实处。同时,每年把部分代表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由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领导分工牵头督办。三是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引导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代表活动的形式。右江区、平果县、田林县按代表的专业特长组成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开展活动,监督专业工作、提出专业建议,提高履职质效。德保县、凌云县、西林县分别推行“双联双加”“双联双带三促”“双联双加双扶”等代表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双联”工作。隆林各族自治县在桂、滇、黔三省(区)交界村镇建立跨省(区)人大代表交流站,构建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的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新格局。西林县在边远山村设立人大代表“小广播”158个,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法律、农业科技等知识,拓宽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渠道。

 着力优化服务  代表履职有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以提升代表履职质效为重点,始终把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优化服务,加强基础保障,为代表履职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落实经费保障。指导各县(市、区)建立代表建议项目经费保障机制,将代表建议办理专项经费列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安排500至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切实推进解决代表建议提出的行路难、饮水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如那坡县近年来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屯级道路硬化建设,有效解决群众心中的“大事”,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威信,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2019年,举办市县乡三级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共16期,培训代表2200人次。同时,邀请有关代表列席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专门委员会会议和“一府一委两院”有关工作会议,让人大代表更加充分地了解市情、民情、社情。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挖掘代表在履职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扩大代表履职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黄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