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创作  >>  祖父的药包

祖父的药包

www.gxbsrd.gov.cn  2022-04-12 09:15  阅读:210388次  作者:杨秀銮  编辑:卢晓丽  来源:右江日报 
  经过60余年的人生历程,岁月的风雨早已把头脑中的很多记忆抹去,而祖父行医的善举,在我幼时就深深地印在心里,至今清晰可见,记忆中最闪光的那一点,是祖父的药包。

  其实,祖父的药包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张正方形的土布,里面包裹着草药,只是土布因长期携带有些泛黄。药包里的中草药不下千种,大都是植物的根茎,也有矿石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这些中药被切成指头大小的颗粒,便于包裹携带。祖父对包裹里的药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什么病用哪种药,祖父信手拈来。

  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帮祖父磨药,也认识不少药材,如当归、大头莲、朱砂莲、地苦胆等。祖父诊病,根据病情从药包里找出相应的药来,然后就是给病人磨药。磨药是有讲究的,用粗碗盛适量的温开水,在碗里绕磨(类似于磨墨),当药水达到一定浓度后,给病人口服。

  祖父姓杨,名昌锦,生于晚清,民国之初读过私塾,在当时算得上文化人。1968年祖父仙逝时,我已10岁有余了,所以我的脑海里对祖父有很深的印象:身材适中,国字脸,头上常包着土布帕子,下巴蓄有长须,话不多,慈祥善良。祖父熟悉民间医术,认识大山中的草药,成为方圆百里的民医。

  家乡地处高寒山区,村庄散落在群山之中,历来缺医少药。祖父长年挎着药包游走在方圆百里的大山之间,为民众治病。不顾坡陡路险、阴冷湿滑,祖父常常一顶斗笠、一件蓑衣、一双草鞋、一个药包,进出病人家中。有时祖父刚出诊回到家,又有人来喊去看病,我们从门背后替祖父取蓑衣时,蓑衣的余温尚未散尽,但祖父没有怨言。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祖父看诊回来,衣服裤子都破了,浑身是伤,他若无其事地解释,因路滑滚下沟了。

  祖父会把病人接到家里治疗,家里也成了“住院部”。高寒山区冬季很冷,还会下雪,家里的火铺围着火塘,本来是家人取暖用的,都让出来当病床。我们小孩子穿得单薄,个个冷得瑟瑟发抖。祖父善良厚道,帮人治病从不计报酬,在乡民心中德高望重。

  我虽然没能承袭祖父的医术,但他的言行却影响着我,让我学会体恤民生多艰。□杨秀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