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  关于全市林果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林果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www.gxbsrd.gov.cn  2013-06-04 13:37  阅读:654426次  作者:  编辑:马 琳   来源:广西百色人大网 

                               关于全市林果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2013年6月4日)
  
  根据百色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于2013年3月中下旬组织调研组对全市林果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月13日至15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明刚率调研组在市内相关县(区)和市林业局、水果办开展调研;第二阶段:3月17日至22日,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人大机关相关委室、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市直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考察团,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黄志伟率领下,赴浙江、江西两省考察林果产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林果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来年,各级党委、政府对林果经济发展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百色的战略目标,全面实施“绿满百色”等林业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加大“优果工程”实施力度,狠抓林果经济,全市林果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全市森林面积3590万亩,森林覆盖率65.95%。其中用材林面积1350万亩,经济林面积563万亩,水果投产面积92.85万亩,全市林果经济实现总产值144.25亿元。由于政策引导有力,措施方法得当,全市林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林业经济发展情况
  
  1.造林总量扩大,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我市本着“以山靠山,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始终扭住青山不放松,兴林致富不动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2012年全市造林56.8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26%。全民义务植树907.5万株,占任务850万株的106.76%。“绿满百色”工程通道绿化完成462.8公里,城镇绿化完成2706064平方米,完成村屯绿化120个,高速公路可视坡一面完成绿化面积3000亩,均100%完成绿化任务。赠送下发珍贵树苗149.94万株,占任务的101%。中幼林抚育面积完成59.5万亩,占计划的110.3%。2012年全市共发放商品木材采伐许可证194.0056万立方米,占木材生产计划的54.32%。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林业投资7.14亿元,全年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28.9%,林业产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林业实现总产值122亿元,实现林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
  
  2.扶持力度加大,特色经济林产业不断做强。近年来,我市在加大用材林发展的同时,重点抓好八角、油茶、板栗、竹子等特色经济林。一是优化品种,扩大造林规模。“十一、十二五”期间共新增面积18.53万亩;二是加大低效低产林改造,提高林地产出能力。主要是对八角、油茶等低效低产林进行改造换冠。三是加大八渡笋等笋用竹的发展和食用笋的加工,全市现有笋用竹面积28.19万亩,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竹笋干2520吨,产值3528万元;四是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目前,全市有经济果木林品种多达10多种,面积达553万亩,形成一定生产能力的主要品种有八角、油茶、油桐、板栗、核桃、竹笋等,全市拥有直接从事经济林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年产鲜果可达140多万吨,产值28亿元。
  
  3.狠抓落实,林产工业稳步发展。一是木材加工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带动,以科技创新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木材原料的转化率和附加值,扩展、延伸产业链。2012年,全市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到355家,新增木材加工企业40家,年生产规模218.6万立方米。二是纸业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高。目前全市共有造纸厂6家,2012年完成造纸共35.5万吨,制浆18.3万吨,总产值达25.2亿元。三是人造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百色人造板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出“嘉华”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二)水果经济发展情况
  
  1.水果产业初具规模,影响力逐步扩大。至2012年,全市水果果园面积151.64万亩,其中投产面积92.85万亩,总产量74.64万吨,总产值22.25亿元,实现水果农民人均纯收入395元,已成为广西主要水果生产大市,影响力逐步扩大。全市获得国家认证产品和认定无公害水果产地逐步增多,已有国家认定无公害水果基地6个,认定面积88.6万亩,占水果果园面积的69.22%;绿色芒果产品认证1个,无公害沙糖桔产品认证1个;田东香芒、西林沙糖桔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乐业是广西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产品通过“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成为我市最具特色的水果品种之一。
  
  2.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品牌化建设逐步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各类不同区域的特色水果产业体系。右江河谷建立了以芒果、香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基地;西部三林形成了以西林县发展沙糖桔为代表、以椪柑、沙糖桔、柠檬等为主导的规模产业;南部形成了以德保县发展脐橙为代表、以椪柑、脐橙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北部凌云、乐业形成了以桃、李为重点、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桃李观光产业带。同时,水果品牌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已有“六沙”、“田阳香芒”、“六香宝”等一批水果商品注册商标;田阳香芒牌香芒曾获2007年度“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布罗陀香蕉、六香宝牌芒果曾分别获2005年度、2007年度“广西优质产品”称号,右江区、田阳、田东已经被评为全国“芒果之乡”,西林县被评为“中国沙糖桔之乡”。
  
  3.龙头带动初步显现,产业化进程逐步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水果发展逐步从传统分散型向规模化、基地化、现代化转型,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相对集中到龙头企业、龙头大户和能人手中,有力地推动水果生产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有水果种植龙头企业7家,拥有基地面积1.84万亩;全市从事水果产业的大户约有2748户,其中种植大户约2281人,营销大户约358人;全市水果专业合作组织有47家,全年经营收入3580万元。全市水果专业协会有14家。
  
  二、林果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林果经济总体上发展较快,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方面
  
  1.品种混杂,效益较低。我市部分地方的经济林品种混杂,没有经过选优,一般品种多,优良品种少,老龄林多,壮龄林少,而且疏密不均,所以产量较低。同时,由于集约经营意识差,农民重造轻管,人种天养,广种薄收,因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
  
  2.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经济林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技术要求高,管理精细的行业。从品种选择、育苗、栽培、管护、施肥、病虫害防治,收果期选择都很讲究,有一定要求。但由于林农科技知识贫乏,实用技术不掌握,不知道如何去进行选种、施肥、防病护理,加上林农缺少资金投入,致使经济林产量长期上不去。
  
  3.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市存在着“小型企业多、分散经营多、初级产品多,大型企业少、国际化经营少、终端产品少”现象。木材精深加工项目整体水平不高,全市除金荣纸业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外,其他企业都是小私营或小个体企业。全市木材加工业存在着小项目、初加工项目、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项目多,而大项目、精、深加工项目、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项目少。在油类加工方面,我市除了油茶加工有一定规模外,其他还是以卖原料为主。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加工带动,初级产品多,没有形成产业链,经济林产品综合效益不高。
  
  (二)水果经济方面
  
  1.宣传发动力度不够,果农参与积极性不高。我市不少地方存在着宣传发动工作一般化,具体组织引导工作力度不够,群众接受和认识程度不高的情况,由于水果经济投入大,产出周期长,见效慢,水果种植户对发展水果经济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把水果当作农副业来看待,投资意识不强,尚未把水果经济的发展真正从思想上、投入上、精力上当作一项可以脱贫致富的产业来对待,参与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在从整地、定植、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着粗放型的一般化处理,结果是发展数量不少,真正体现出应有效益和价值的不多。
  
  2.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经营管理水平低。全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技人员原来所学知识老化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素质不高,服务水平较低,不能为水果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先进适用技术很难推广,因缺少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很大一部分果苗种植后,任其自然生长,对锄草、追肥、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不够重视,水果生产在低层次进行,导致优质果率低、品质差、效益不高。
  
  3.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不够。一是全市能够带动水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不多,目前全市仅有7家,全部为种植型的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二是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步伐仍较缓慢,不少水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管护水平不高,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产量、产值差异较大,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我市果品的冷藏、保鲜能力建设刚刚起步,建好的冷藏保鲜库非常少,大量果品只能集中应季上市销售,优质果品贱卖,等外果、残次果滞销情况时有发生。四是水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能力薄弱,加工、转化率低,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与果农的利益连接机制缺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我市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
  
  4.产业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右江河谷水果发展迅速,南、北部山区发展缓慢。右江河谷芒果、香蕉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化、基地化,在产业化、市场化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两翼山区刚刚起步,部分县虽有了一定基础,品种具全,但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按照我市的条件,适合发展林果的面积达250万亩,2012年我市林果面积只有151.64万亩,还有98.36万亩适宜林果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三、加快林果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我市林果经济总体上发展较快,产品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不断兴起,优势特色林果产业带逐步形成,林果业已经成为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我市虽然是林业大市,但并非林业强市,林果面积虽然大,但林果基地建设的整体质量不高,品种混杂,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较低。林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林果产业化经营层次低,产业链不长。同时,据统计,我市适宜种植林果的荒山荒地有近100多万亩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林果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低,发展林果产业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林果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结合百色实际,对我市林果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对发展林果经济总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领导,长抓不懈。当前我市林果产业已经具备了依托基地,实现大发展,形成大产业的条件,产业发展正面临重大转折,处在由传统林果产业向现代林果产业迈进的新阶段。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发展我市林果经济的领导,以锲而不舍的韧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抓,一抓到底,长抓不懈怠,把优势林果业形成规模,形成大产业。
  
  2.科学规划,优化布局。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制订产业发展产业规划,要结合考虑土地、气候、资金、品种、市场等各种因素,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培育一批以油茶、八角、油桐、板栗、核桃、笋竹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一批以药材种植、特色养殖、花卉盆景等为主的特色林下经济基地,夯实林业产业基础。要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合适林地,以“良种、良法”加以推广。要认真执行有关退耕还林政策,25度以上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退蔗还林,遭到破坏的要严肃查处。要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根据我市的土质和气候条件,建议大力种植松、杉等为主的当家品种,扩大林果种植面积。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林果产业服务体系,增加县(区)林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提高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二是要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对农林、科技系统培训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县乡党校、县职业教育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乡镇科技推广站、村文化活动室、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等培训平台,对林果种植户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不断提高种植户科技水平。三是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典型性、示范性的果场、果园作为现场教学的示范现场,加强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果农栽培技术水平,辐射带动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四是要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技文化素质高、能够起示范、推广、带动作用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扩大农民培训广度和深度。
  
  4.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促进林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林果产业带、重点水果产区、大果园的道路、水利作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形成以产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机制,坚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跟着产业规划走,加大林果产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力度。要利用石漠化片区扶贫开发政策,把石漠化片区综合治理、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策划设计水果产业及基础设施配套综合项目,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等各部门获得国家支持的项目资金,按照资金渠道不变、使用范围不变、管理办法不乱的原则,实行各方面资金相对集中投入,实现林果产业重要项目与基础设施同步配套,促进我市林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它们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具有很强的市场把握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意义重大。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培育现有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进优势企业等两种形式,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引导扩大再生产、技术改造与更新的林果种植和加工销售企业,逐步向集约化发展,推进我市林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点从政策、土地、资金、技术、服务上进行扶持。通过对企业的扶持和带动,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参与我市林果产业的开发,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果农增收作用。
   
  (二)对发展林业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抓落实。林业产业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和基础产业,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强化产业管理职能,为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统筹规划、政策制订、科学指导和全面服务,正确处理好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林业部门要科学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措施,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形成一种长期、持续稳定的制度,为确保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强化抚育管护,确保林木早见成效。要总结以往外调苗木种植失败的教训,鼓励和组织在当地育苗,建立育苗基地,采用当地最优质的品种进行育苗,通过科学管理,培育优质苗木,保证苗木的适宜性,做到适地适树,提高栽植成活率。要积极与有关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加快乡土珍贵树种,如香椿、西南桦等树种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并大力推广种植。要吸取以往重栽植、轻管护、轻抚育的教训,引导群众对所栽植林果树木进行科学护理。为了解决栽植经济树木前期没有经济收入的问题,要大力推广立体栽植模式,因地制宜的实施林粮、林药、林草间作实现以短养长,以间作促抚促管的发展目标。
  
  3.加快集中区建设,进行集约化经营。针对全市林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较分散,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的特点。我市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现有较齐全的林板、林(竹)浆纸、林化产业基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方式,重点培育和建设经营加工集中区。要加快百色市林业产业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尽快将该物流园建成集木材加工、仓储、转运、展示、贸易、餐饮、生活配套为一体的大型木材加工综合市场,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产业。通过各类平台的搭建,树立了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良好典型。
  
  4.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林业投入。发展经济林产业前期投入较大,必须有足够资金投入。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各项林业发展基金、补助资金投入到经济林产业中。市、县(区)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种苗补助、化肥补贴。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努力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利用林改后农民林权证抵押贷款力度,简化手续,扩大林权证抵押贷款规模,对林业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给予优惠贷款,切实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三)对发展水果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1.优化水果发展区域布局,进一步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由于我市境内各县(区)气候复杂,境内各县(区)涵盖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性石灰岩高原气候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等气候特点,因此,各县(区)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结构等因素重点选择1—2项特色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大、市场前景好的优良水果品种大力种植、大力发展、形成规模、形成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议右江河谷以发展芒果、香蕉产业为主,西部三林以发展柑桔为主,南部边关三县柑橙为主,北部两县以发展桃、李、猕猴桃为重点。二要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相结合,提高农民收入。水果种植是一项长效产业,一般3—5年才进入投产出效益,影响了果农头3年的收入。为此,建议进行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果园间套种花生、黄豆、蔬菜、食用菌等,以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目的,提高农民收入。
  
  2.加大对中低产林和中低产果园的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林果经济发展的产量和质量。一是要加强水果新品种的引进,通过水果新品种的引进、试种,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加快劣质品种果树的品种改良进度,加快优良水果品种无病毒苗木的繁育,扩大良种水果种植规模,提高水果良种覆盖率,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二是要加强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果园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果园的蓄水池、水肥一体化、微喷灌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以解决果园生产用水难题,改善果园生产环境,提高水果产量。三是要推广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如推广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以提高水果的产量、品质和质量安全。
  
  3.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我市还有98.36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各县(区)一是要做好普查工作,摸清本县(区)荒山荒地的数量和结构,并加强宣传和动员群众充分开发利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水果品种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强改造,如对荒山荒地地进行梯田改造、土壤改造,提高土壤肥力,深挖排水沟、建设果园道路、改善土地耕作结构等。三是要落实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导致家庭劳力不足无力有效经营土地的农民,以入股、承包等方式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或水果种植能人进行开发种植水果,提高土地利用率。
  
  4.制定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果农种果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水果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对用耕地、坡地发展水果的农户,在种苗、农药肥料、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用于水果生产的贷款,政府给予补息贴息,并逐步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水果保险试点,提高果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建议我市财政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经费作为目标管理激励基金,奖励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完成好的县(区)和有关人员以及果农,实行以奖代补,进一步调动果农种果积极性,促进我市水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