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  转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应用,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转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应用,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www.gxbsrd.gov.cn  2015-06-02 10:31  阅读:638362次  作者:黄远征  编辑:罗名斯  来源:广西百色人大网 

——右江区加强对农业领导的调查报告

  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级经济师 黄远征

  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加强对农业领导的执政能力,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创新模式,产业带动,激励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014年,右江区农业总产值37.9亿元,同比增长9.17%,农民人均纯收入8341元,同比增长14.2%。

  一、右江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4年粮食种植面积27.21万亩,粮食总产8.05万吨,实现粮食生产“两个稳定”。

  土地经营权流转激发活力。2014年土地经营权流转累计33276.25亩,林权经营权流转30万亩,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0030万元。土地经营权流转从种植蔬菜、发展林业向种植粮食、芒果、田七、鸭胆子(中药材)发展,一批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

  特色产业发展优化升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甘蔗、芒果科技含量,2014年,建设高产高糖甘蔗10万亩,建设甘蔗万亩高产综合示范片1片,建设甘蔗千亩高产综合示范片8片。积极推广种植芒果台农1号、金煌芒品种5.54万亩,建设标准化果园8.2万亩。八角林低产改造2037亩,油茶林低产改造1053亩。建设年出栏10万以上林下养鸡集中区79个,新发展23户,新增年出栏万羽以上规模林下养鸡场(户)401个,累计发展到1301个,年出栏肉鸡2615万羽。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40个。新增集约化网箱养鱼1160箱。永乐三宝农产品公司的百色有机云耳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六沙园艺场的六沙牌绿色柑橘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百色瑞源鳖”商标国家商标局初审公示。

  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持续推进。2014年右江区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累计发展到8家;新登记农业专业合作社39个,累计145个,从而有力地推行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的经营方式新格局。

  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力度。2014年右江区财力和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3215.89万元,修建水池56个,兴修水利17.59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修建通往产业园公路1.5公里。

  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加强。实行干部包村扶贫方式,把产业开发和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紧密结合,提高扶贫质量,共投入800万元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2566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06元,比上年增加820元。

  保障民生持续改善。2014年右江区为民办实事10件41项,总投资12.86亿元,同比增长6.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31%,发放城乡低保金3684.7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53.65万元。

  农村生态经济建设助推精品。把“清洁乡村”活动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绿化工作,提升“清洁乡村”水平。2014年,完成植树造林4.57万亩,森林覆盖率71.8%,当年有2个村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5个村评为市级生态村,打造25个“清洁乡村”示范村。

  二、右江区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验

  (一)认清形势,明确定位,创新理念,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适应新常态

  2014年初,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党中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右江区的实际,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准差距,明确方向。2013年,右江区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按统一口径统计(包括市直和右江区)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市近五分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全市第二。右江区委领导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看到差距,查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清醒地看到农业发展的现状: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还有四分之一农村人口没有脱贫的问题并存;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差距拉大并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力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并存;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基础设施滞后并存。从分析农业发展形势中,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认识到在农业发展中面临四种压力:一是农业发展基础差,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销衔接不紧密,产业链不完整,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压力大;二是扶贫任务重,尤其是部分水库移民区、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还有部分农民没有稳定增收项目,实现脱贫预计目标压力大;三是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压力大;四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发挥资源优势明显,但财力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压力大。从压力中增强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决心,增强了推进农民增收的历史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在五年内跟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心,牢固树立克难攻坚精神、敢于担当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应对农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适应新常态。

  (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向具有科学文化、有经营能力、有管理经验的新型农民集中,是推动农业向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华润五丰行有限公司在永乐镇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种植西红柿获得成功在全右江区各乡镇推广,面积从2000亩扩大到33276亩,从种植西红柿发展到种植蔬菜、水果、田七、鸭胆子(中药材)等产业。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大楞乡温矿村党支部书记伦文胜和经济能人黄少坡于2013年成立百色市康惠田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形式集中1000亩山地(含旱田、旱地),采取公司(广西中恒集团)+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2014年2月种植田七1000亩,目前,田七长势良好,红籽出苗率及子条成活率达95%以上,田七花已上市销售。

  2.培育专业大户,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农民是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只有激活农民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才能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典型引导,使农民中有文化、有技术、有经营能力的能人创办更多的新型经济主体。龙景办事处傅旭安十多年前中专毕业,从桂林市来到百色市右江区七塘村种植芒果,十多年来,坚持科学种植,依法经营,带头勤劳致富,收入不断提高,2014年芒果收入达到150万元。2014年8月,在右江区那怀村成立福兴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2700亩(山地),创办那怀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计划发展芒果等优质水果2500亩,目前,已完成坡改梯600亩,种植芒果120亩。

  3.落实政策措施,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把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作为农村深化改革的内容和农民增收的任务,要求区直各部门和各乡镇采取措施认真扶持。2012年,汪甸乡返乡农民工罗延延、周似壁引进深圳美达电子公司到汪甸村、塘兴村开办电子厂。右江区直各相关部门解决厂房用地和办证等问题。目前,电子厂厂房面积2400平方米,吸收附近村屯劳动力300多人进厂加工电子元器件,年生产产品60多个系列,800多个品种,年产量2800多万件。进厂劳务工月工资1500—2500元,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家庭问题,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依靠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右江区在发展农业中,坚持大力推广产业发展的增产增效技术,在2013年甘蔗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开展甘蔗高产创建活动,在四塘镇和龙景街道建设各500亩甘蔗良种繁殖基地,在各乡镇(街道)建设各100亩甘蔗良种繁殖基地。甘蔗高产创建以试验推广新良种和新型肥料技术为重点,区政府向各乡镇(街道)发放甘蔗新良种600多吨,生物有机肥等各种新型肥料96吨,糖办和相关部门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示范片带动效果明显,各示范片糖料蔗平均亩产提高1吨,2013/2014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40万吨,排全市第二。

  2.构建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如何实现规模化生产,右江区的做法是改造老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利用资源优势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农业提速增效。

  产业发展打造品牌。按照推进农业产业特色化、标准化的要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加快推进“一乡一品”产业,据统计,2014年汪甸瑶族乡出栏肉鸡万羽以上规模养殖户282户,年出栏肉鸡445万羽。永乐镇下大力气抓芒果产业发展,全镇芒果产量2.49万吨,总产值9960万元。

  产业发展推进扶贫开发。产业扶贫是扶贫方式的转变,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子。在实施整村扶贫攻坚中,把产业开发作为贫困户增收的主攻项目,2013—2014年度发动贫困户种植芒果1万亩,发放芒果苗木58万株,覆盖贫困户2561户,8564人,投入402万元。

  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以深入推进“美丽右江·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打造“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新型村庄规划建设,以清洁家园示范点、清洁水源示范线、清洁田间示范片建设带动,实现乡村清洁,环境优美。

  3.典型示范推动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出现了选准路子,实现“一乡一品”产业特色化;依靠科技支撑,促进产业标准化;做强龙头企业,激活流通,推进产业产品营销市场化的先进典型。几年来,右江区还开展评选“十大种养大王”和“十佳农民”活动。右江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产业发展中农民创业、创造、创新的正能量带动农民发展和壮大产业的积极性,从而使右江区不断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四塘镇坚持“巩固甘蔗,发展芒果,带动蔬菜,壮大禽牧,扶持中草药”的工作思路,促进产业发展优化升级,2014年,四塘镇农业总产值6.17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1196元,同比增长13%。龙景街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林下养鸡出栏417万羽;扩大发展黄沙鳖养殖基地,养殖面积450亩,养殖黄沙鳖30万只。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1336元,同比增长6%。永乐镇西北乐村晚旧、坡马屯共108户460人,坚持发展芒果优势主导产业,共种芒果4000多亩,2014年芒果产量400万吨,产值110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两个屯随着芒果收入不断增加,户户建新楼房,购买小轿车35台。

  (四)转化成果应用,提高领导科学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民增收的执政能力。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领导干部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精神、作风发生巨大变化。区委、政府十分重视把学习成果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执政能力,积极推进“一个计划、两个目标、三个保障、四个环节、五个产业”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一个计划:农民增收计划。

  实现两个目标: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54元,增长13%;贫困户脱贫10000人。

  建立三个保障:组织保障,成立区委、区政府农业组,由区四家班子分管农业领导和涉农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对农业指导、协调和招商引资等项工作;制度保障,为加强对农业的领导特定设立农业会议制度、农业工作责任制度、农业考评制度、农业监督制度;工作保障,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区级领导的领导力、各部门的协同力、乡镇村领导的执行力。

  抓好四个环节:实行政策扶持,提高科技投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推行以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多种经营模式。

  优化五个产业:甘蔗产业、芒果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秋冬菜产业、林下养鸡产业、鸭胆子(中药材)等优势主导产业。

  “一个计划、两个目标、三个保障、四个环节、五个产业”的有力推进,各级干部把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果上。

  2.实施“五个一”为抓手,全面落实农民增收责任制。在推进农民增收工作中,右江区委、区政府改变作风,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实施“五个一”为抓手为民办实事。即一个区领导联系一个乡镇(街道),抓好一个扶贫村,推进一个示范片,督办一个项目,培育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把改变作风和实现农民增收结合,把提高执行力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结合,把科学化领导水平体现在农业生产发展上,把干部工作政绩落实在农民增收成果上。

  3.创建三大工程网络管理系统,以新的机制推进农民增收实现新常态。农民增收倍增计划是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右江区委、区政府把建立领导引领工程(右江区乡镇及部门领导、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五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程、开展右江平安和谐区域创建工程作为推进农民增收的三大工程系统,以网络管理为载体,将三大工程系统建设的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建设进度、完成时限、干部职责、监督制度、考评办法、验收结果等资料全部上网,实行统一管理、政务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考评实绩列入干部年终考核内容。对三大工程实施一同创建、一同推进、一同监督、一同落实,把引领工程建设成为农民增收的工作保障,把五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民增收的组织保障,把平安和谐区域创建工程成为农民增收的法治保障,有力推进实现农民增收取得新的成效。

  三、关于进一步激活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速增效的建议

  右江区委、区政府在领导农业发展中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经验,很有启发,深受教育。新形势、新任务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常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进一步深化改革,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抓好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有科学文化、有经营办法、有管理能力的农村经济能人集中,发展各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农民增收水平的新路子。首先,要认真总结实施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让广大农民群众从实施土地流转的成果中懂得为什么要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怎样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性。其次,因地制宜,拓宽土地经营权流转领域,有计划有组织将土地流转向种植蔬菜、种植甘蔗、种植水果(含芒果)、种植中药材、种植经济林方向发展,扩大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提高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益。再次,土地经营权流转要依法依规符合程序,手续完善,使土地流转有序健康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新的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农业发展和促农增收的必由之路。这几年右江区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对推动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产业化体系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发展不快;以农户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还占主要地位,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为此,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推进跨越发展,实现产业特色化品牌。以“一乡一品”产业构建目标,做大做强甘蔗、芒果、蔬菜、八角、油茶等优势产业。以“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品牌,打造林下养鸡、娃娃鱼、黄沙鳖、鸭胆子(中药材)等一批优质特色品牌,扩量提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依靠科技,提升农业产业标准化水平。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要求,努力实现田园标准化管理、果沼畜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构建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三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升级,增强带动能力,利用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甘化公司、华润五丰行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进公司+生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第三,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国家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命脉,是实现农民增收提速的后劲。目前,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性很高,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很好。芒果、秋冬菜、鸭胆子(中药材)等产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甘蔗种植面积有些减少,但亩产提高,总量基本平稳。林下养鸡、网箱养鱼、黄沙鳖养殖及草食动物快速发展。在学习考察中,右江区干部群众比较关注的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求政府增加投入,提升甘蔗、蔬菜、芒果、中草药材等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通水通电通路的基础上,逐步向滴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右江区委、政府超前谋划,并组织区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到外省专题考察学习,明确工作思路和制定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抓好《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振兴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建设规划层面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电路项目及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纳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振兴规划》,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人才给予大力支持,以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符合老区人民期望的小康社会。

  第四,进一步加强流通工作,用建设专业市场为产业发展构建新平台。流通的构建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而专业市场是流通的关键。要顺应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开拓流通的大空间,建设专业市场,让产业发展更加有活力,农民增收更有后劲。就芒果产业发展而言,随着芒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2016年将突破30万亩。同时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芒果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芒果产业迅速增量提质。现在,应该超前谋划,建设芒果专业市场(或者和市层面芒果专业市场合作)让市场主导作用发挥更大作用。建设芒果专业市场,既要抓紧市场仓库、批发场地建设,更重要是提升专业市场的功能,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芒果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搞好供求信息发布;芒果推介会实行专业市场和外地市场同步进行,扩大覆盖面;芒果专业市场必须加强同北京果蔬绿色专列紧密合作,加强同城市超市、大型企业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芒果销售价格。

  第五,进一步严格依法办事,用法治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五个百色”的发展战略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总体要求,把农业产业发展和开展“美丽右江·清洁乡村”活动结合,和建设生态村、生态乡镇创建活动结合,和造林绿化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向生态经济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群众发展芒果积极性高涨的情况下,把超过25度坡山地退蔗还林,这是很好的举措。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中,要认真组织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用法治方式处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正确引导农民在退蔗后25度以上的蔗地还林,坚持在25度坡以下的山地种植芒果和其他水果。在实行土地流转发展新产业中,一定要坚持在25度以下的坡地开发,严禁在水源林、水库边开发种植。一定要保护山顶原有的山林和水库四旁的山林,更不允许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换取短时的经济利益现象发生。保护青山绿水,发展生态经济,推进农业产业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