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倾情老区教育 关爱山区孩子

倾情老区教育 关爱山区孩子

www.gxbsrd.gov.cn  2016-01-05 08:54  阅读:633570次  作者:李晓红  编辑:陈萍萍  来源:右江日报 

                                     倾情老区教育 关爱山区孩子
               ——记香港日成集团主席、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郑梁焕珍女士百色扶贫事迹


    在百色许多边远山区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郑奶奶”——她就是香港日成集团主席郑梁焕珍女士。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郑梁焕珍女士和丈夫及自己的儿女,便致力于做一件事情——让更多山里有梦想的孩子走出大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十多年里,她始终倾情老区教育,关爱山区孩子,用慈母般的胸怀温暖着大山里的孩子。2014年10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郑梁焕珍女士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与百色教育扶贫结下不解情缘

    说到郑梁焕珍女士与百色扶贫工作结下的情缘,还要从她的丈夫郑柱成先生说起。郑梁焕珍女士与郑柱成先生结为伉俪之后,郑柱成先生经常提到他与姨妈逃离香港,来到百色的经历:1945年初,不少香港居民不等日本人上岛,早已离港踏上逃亡之路。他依稀记得,当年他跟姨妈从水路坐船到百色,那块以“百色”取名的洗衣石,立在码头旁。他们在百色城的几个月里,得到了许多素不相识的百姓的救济。丈夫的这份百色情缘,深深地烙在了郑梁焕珍女士的心里。

    1999年初,经多次请求,郑梁焕珍女士与包括丈夫在内的20位港澳委员考察团,来到郑柱成先生阔别了半个世纪的百色,随陈开枝主席考察了百色老区民族教育状况,由此,她与百色的教育扶贫工作开始结缘。

    用慈母般的胸怀呵护大山里的孩子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考察之后,郑梁焕珍女士与丈夫决定在百色开展教育扶贫,并以丈夫的名字办起了全国首例“郑柱成百色少数民族助学班”。第一期助学班于2000年2月20日在百色民师附小开班,当年9月1日学员直接升入初中,转到百色高中就读;2001年又招收第二期助学班100人,2002年又招收第三期助学班50人。三期助学班一共251人,其中壮族57人,瑶族121人,回族51人,彝族17人,仡佬族5人。

创办“郑柱成百色少数民族助学班”后,郑梁焕珍女士又和丈夫商量,再出资500万元用于负担251名民族生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8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随后,又捐资250万元建造百色高中郑柱成图书馆。图书馆落成后,她再次捐资50万元,用于购买图书。

    为了帮助更多的边远山区孩子顺利完成学业,郑梁焕珍女士还安排了113万元用于建立助学资金以及奖教资金,扶持我市800名小学生和550名初中生,并每年对500名长期在边远山区任教、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实行奖励,每人500元,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化悲痛为力量  让爱心之旅永不止步

    2004年2月,郑柱成先生因病不幸离开人世,熟知他的百色市领导、师生十分悲痛,百色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派出代表和受资助的学生前往香港参加公祭活动。公祭活动中,当郑梁焕珍女士看到孩子们深深的感恩之心时,她擦干泪水,决定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做好对百色的捐资助学事业。

    2004年10月7日,郑梁焕珍女士参加了“郑柱成百色少数民族助学班”学习汇报会。在会上,她含泪对受捐助的学生说:“虽然爷爷走了,但是请你们放心,奶奶一定会完成爷爷的遗愿,替他管好你们,让你们继续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接着,她发放了价值12万元的毛毯及学习用具给孩子们,又出资10万元给百色高中购买图书。2005年9月,她又捐资30万元,援建了田林县潞城移民小学。

    郑梁焕珍女士不仅自己和丈夫倾情于教育扶贫工作,也让自己的子女接过助学义举的接力棒。她的儿子郑国樑到凌云县考察时,看到当地的一些校舍破旧损坏,便出资50万元兴建了凌云县品村国樑希望小学。她的女儿郑洁盈2006年9月随其到凌云县品村国樑希望小学考察时,当场捐资30万元作为奖教金。正是在郑梁焕珍女士和其丈夫的熏陶下,他们的儿女也乐于教育扶贫事业,并接过他们的助学义举接力棒。

    10多年来,郑梁焕珍女士一家资助百色市的善款约2000多万元,其中捐资给百色高中673多万元。她资助的251名民族学生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高中毕业,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其中考上重点大学126人,二本大学108人。如今,他们有的成为国家公务员,有的进国家重点企业,还有的正在读研究生。看到这些自己与丈夫曾经资助过的孩子如今已成为祖国的栋梁,郑梁焕珍女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2014年12月11日,她又向百色教育基金会捐款40万元,在百色高中举办“国樑助学班”,用实际行动把对边远山区孩子的爱延续下去。□李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