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创作  >>  在老家过年

在老家过年

www.gxbsrd.gov.cn  2022-01-31 09:33  阅读:240155次  作者:黄万河  编辑:卢晓丽  来源:右江日报 
  我喜欢在老家过年,喜欢老家那永不淡去的年味。

  过了腊月廿三,老家便弥漫浓浓的年味。乡亲们总爱在腊月廿九前备齐年货。这几天,路上车来车往,集市人声鼎沸。货摊一个接一个,从街头排到街尾。商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鸡鸭鱼肉、五香配料,应有仅有。几个大超市挤满了采购年货的顾客。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回家过年的乡亲不会忘记一个大礼包一个大礼包往家里寄。

  我就喜欢老家年前的这份热闹。

  过年的热闹来自杀年猪。过了冬至,老家的人开始杀年猪。过去是等到腊月廿六、廿七才杀年猪,因为这头年猪就是这一年的年货,杀大肥猪,就是过肥年,如果没有年猪杀,那这一年就过得寒酸凄凉。如今杀年猪是为了请客,搞一次家宴,图个热闹。杀年猪那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喜气洋洋。那杀猪菜是我的最爱,简单搞个大杂烩:骨头、坨坨肉和“下水”一锅炖;讲究的,炸个脆皮红烧肉,烤个有嚼头的叉烧,整个酸菜扣肉,焖个酸甜排骨,来个爆炒猪杂,再加上炒一两碟自家菜地中的青菜,那真是全绿色食品的“土豪菜”。家乡的“土茅台”品种繁多,香醇浓烈,糯米酒、玉米酒、红薯酒、香蕉酒……任你选,任你喝,怎能不让你醉倒在家门,享受亲情的温暖。

  过年的热闹来自年前的喜宴。这喜宴是指婚宴和进宅酒宴。婚宴的热闹自不必说,进宅酒宴也是年前热闹的前奏。老家人总爱在春夏两季备料,选秋冬雨水较少的季节起房,然后赶在年前进新房。老家一直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茅草屋到砖瓦房到钢混楼房,从未装修的楼房到装修豪华的新楼,我的发小阿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阿桥在村头起了一栋4层小楼,内外装修豪华,精品家具配齐,宽大的厨房,整洁的庭院,可谓乡村别墅。过去,手机、小车、楼房等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在新时代已经落入寻常百姓家。阿桥有三兄弟,他是老大,一度在贫困线上挣扎,这几年乘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春风,发展种植产业,在村里率先脱贫,步入小康。再加上他儿子应征入伍,双喜临门。进新房当天,摆几桌酒宴请亲友,热闹一番。进新房那天,我们几个发小聚在阿桥家,敬酒歌唱了一轮又一轮。

  过年的热闹来自文化娱乐活动。在老家,腊月廿九要贴对联。老家人还有写对联的习惯。我的六舅就是村里的“墨宝”,他是县里的书法协会会员,写得一手好字。乡亲们在村头那棵大榕树下摆台置墨裁大红纸等着六舅,顺便摆几张桌子,下棋的,打牌的,男女老少,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六舅一写就是大半天,“国泰民安”这个横批写了又写,越写越遒劲,越写越大气,引来乡亲们啧啧称赞。

  当六舅写好最后一副对联,乡亲们便把铜鼓悬挂在大榕树上,摆好牛皮大鼓。两个老鼓手率先登场。敲铜鼓的鼓手右手捏一条尺把长食指粗的油茶树枝,左手执小拇指粗一头串着芋头的金楠竹鼓柄。捶牛皮鼓的鼓手双手执鼓槌鼓柄,鼓槌一头斜抵鼓面,闭目养神,蓄势待发。当铜鼓鼓手抬起右手用小鼓柄在铜鼓鼓沿轻轻敲几下,那声音轻重合适,像来年第一场春雨滴在瓦片上的声音,轻柔喜人,接着芋头鼓柄重重敲了鼓心,“嘭—”浑厚悠扬的铜鼓声带着颤音响起,如清晨老牛一声呼叫。这鼓声随即唤醒蓄势待发的牛皮鼓鼓手,“咚咚咚”铿锵有力的鼓声在铜鼓的鼓声牵引下擂响。这就是老家新年的鼓声。在两位老鼓手的演绎下,两鼓配合默契,鼓声或急或缓,或花或俏,互相挑逗,令人神往;或轻或重,或虚或实,你追我赶,令人振奋。老鼓手捶累了,就到年轻的鼓手上,互相切磋,互相传承。当鼓声响起,老家戏台便开台演戏,吹拉弹唱,入耳入心,生旦净丑,演得有模有样。戏一直唱到深夜,鼓一直擂到天亮,整个山村沉浸在过年祥和的氛围里。

  家家贴春联,灯笼高高挂,户户堂屋红灯高照,丰盛年夜饭端上桌,一家人围桌团坐吃年夜饭,美美满满,和和顺顺。吃完年夜饭看春晚,其乐融融。零点一到,迎新鞭炮争相响起,炮声如雷,烟花灿烂,整个山村又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大年初一,乡亲们换好新衣服出门,到文化广场参加村里庆新春文娱活动。这天文化广场彩旗飞扬,歌声阵阵,笑声连连,踢毽子的、打陀螺的、对山歌的、唱戏的,热闹是一波又一波。大年初二,女婿就跟着媳妇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胖娃娃去娃娃外婆家,这是传统礼节。老家的年味一直香到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炖腊猪脚,整个山村飘散着腊猪脚的香味。这腊猪脚的香味就是要留住那浓浓的年味。

  在老家过年就是这样富足,这样祥和,这样传统。也许过年就是这样,越传统才越有年味。我喜欢在老家过年,你呢?□黄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