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百色市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百色市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www.gxbsrd.gov.cn  2022-07-07 08:52  阅读:181937次  作者:伍忠国  编辑:卢晓丽  来源:右江日报 

   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四个家园”

——百色市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近年来,百色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努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百色新篇章。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党的民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坚强的保证。市委书记、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市委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创建工作两次以上,市人大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开展专项检查,市政协组织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委员行动,纪检、组织、宣传部门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建立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以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四级书记”联动抓创建机制。2020年以来,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三年来累计共安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项资金6287万元。

  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引领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广度深度。2020年6月制定印发了《百色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并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百色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实施意见》及3个配套实施办法系列文件;制定出台了《百色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明确各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和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出台《百色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发展规划》,规范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

  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确保民族工作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制定出台《百色市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明确各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事项,目前少数民族干部约占全市23000名公务员队伍的80%;在人才招录上,综合考虑各县(市、区)实际情况,确保招录到各民族干部;前后共培养了4000余名民族干部,在各级学校创办“文秀班”“巾帼励志班”,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各族学生;在乐业县试点打造基层民族事务工作站,统筹乡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10个站所以及村“两委”的力量,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牢记领袖嘱托,赓续红色血脉 积极推进“四个家园”建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涵

  赓续百色起义红色血脉,全面建设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百色起义纪念园等系列红色文化阵地为依托,进一步发挥百色起义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色铁路地区红色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民族团结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讲好瓦氏夫人为国抗倭的历史故事,传承黄文秀优秀品质,弘扬革命传统。以百色干部学院红色教育平台为核心,整合市县党校(行政学院)和全市干教资源,组建红色教育联盟,建立区、市、县三级培训机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党员干部“四个与共”意识;组织各族青少年走出“课堂”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看一次红色基地、听一堂红色教育课、唱一首红色歌曲“三个一”活动,进一步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各族青少年“五个认同”意识;打造“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在新华书店、村图书室设置红色读书角,配套征订红色书籍、红色影像资料等全民红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依托百色起义纪念园是全区唯一一个红色主题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将红色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合,接待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类院校师生、中小学学生开展红色教育189万人次,接待全国各地的团队和各族游客开展共同体意识教育400万人次,谱写了百色红色血脉赓续不断的火红篇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出壮剧《百色起义》、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电影《秀美人生》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决战决胜全国14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面建设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10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个贫困县(市、区)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每年均保持“好”等次,2020年获自治区绩效考评“一票赞成”;坚持易地搬迁安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搬迁思路,“十三五”时期全市易地搬迁18.3万人,搬迁规模排在广西之最。累计完成317座水库(电站)移民,涉及全市各族群众11.8万户49.5万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口岸振兴、科教振兴等“五大振兴”和第一产业暨乡村振兴、第三产业暨口岸振兴和科教振兴等“十大攻坚行动”,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814.5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33.73亿元,增长1.5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年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增长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连续2年缩小。

  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建设各民族互嵌融居的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十三五”期间百色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6.41亿元增加到333.14亿元,增长20.3倍,2021年百色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6.3亿元,同比增长28.0%。全面启动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龙邦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百色一号”专列升格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专列运营主体;深化深圳—百色对口协作,2016—2020年深圳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11亿元;推动百色干部学院、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深入实施西部计划志愿者行动,2021年我市共有13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组织;构建百色文山桂滇两省(区)五市(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促进和深化跨省(区)跨州(市)、跨国跨境交流合作;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施“133445”工作思路,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和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全市85.8%的脱贫人口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高于全区县域普通话普及要求5.8个百分点。

  打造中越边境民族团结模范长廊,守好祖国南大门,全面建设各民族共建共治的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边关党建”“融合教育”“示范带动”活动,坚定边境广大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信念、构筑永固不倒的边防精神长城。抓紧抓实边境疫情防控工作,从严抓好口岸地区疫情防控。将民族团结与兴边富民行动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兴边富民行动”资金2.36亿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率先在全区建设“大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和防灾救灾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获自治区优秀等次。全市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扫黑除恶群众满意度等保持全区前列,成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97%,连续2年排全区第一。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百色第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久久为功,强化工作保障 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普法”的重要学习内容,抓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民族政策宣传工作。支持隆林各族自治县修改和完善《隆林各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支持隆林各族自治县,凌云、西林享受自治县待遇,13个民族乡开展相关庆祝(纪念)活动。

  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宣传教育中,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 中华民族一家亲”推荐社会各界民歌传承人、民歌爱好者、乐队参加广西新民歌大会;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广西校园课本剧展演,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本展演活动,并选送一批优秀剧目参加全区展播评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系列活动,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推普周等;开展移风易俗,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乡村振兴谱新篇,隆林各族自治县移风易俗活动被自治区列为典型范例。

  积极创新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格局,推动新时代百色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按照“一进一主题一品牌”模式,进机关突出“作表率”,进企业突出“聚合力”,进乡镇(街道)突出“强服务”,进村(社区)突出“连民心”,进学校突出“育德才”,进宗教活动场所突出“促和谐”,进连队(军警营)突出“鱼水情”,进易地搬迁安置点突出“惠民生”,进景区突出“铸融合”,进家庭突出“树美德”,不断提升示范引领作用;精心谋划右江河谷百里长廊、南部边境强基固边、西北山区多彩民族示范带和红色之旅、边关永固、牵手同心、文秀品质示范线,打造生态铝工业基地、“时代楷模”黄文秀品质等,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带四线五基地”工作新格局,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德保县、靖西市、右江区百城街道文明社区和百色民族高级中学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有右江区、田阳区、平果市、乐业县等55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有21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全市共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1个、模范个人33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68个、模范个人184人。□伍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