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百色发展路 传递奋进最强音——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启首场“代表通道”
www.gxbsrd.gov.cn   2025-04-10 23:54:14   阅读:40次   作者:罗 霞   编辑:班洁   来源:广西百色人大网

  一条“代表通道”,一头连着全市发展大局,一头连着百姓切身利益。4月10日,百色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市委党校两会新闻中心举行。韩启强、罗智郎、黄卓远、欧应新4位市人大代表走上“通道”,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教育等重点主题,畅谈履职心声,发出勇担使命、笃行不怠的奋进之声。代表们表示,将立足岗位,干字当头,为高质量建设“一市一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百色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1.jpg


工业领航,

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上代表通道,市人大代表、田东县人民政府县长韩启强以一组“硬核数据”展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2024年田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历史性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2.96亿元,再次上榜中国西部百强县。

  

2.jpg


  韩启强从工业集群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助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两个关键方面解读发展密码:工业发展方面,紧紧抓住自治区深化园区改革的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布局,大力推进115个重大项目。锦盛化工新材料一体化、百色抽水蓄能电站、三田碳素等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自治区、百色市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2024年,田东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1%,工业投资贡献率位居全市各县之首,工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农业产业方面,精准选定粮食、糖料蔗、芒果、蔬菜、山茶油5个“十万亩”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电商产业园,积极打造全区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标准县和广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构建起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带动芒果等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0亿元,线上农产品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农增收超过30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支持各县(市、区)尽展其长、突出特色,创造优势、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县域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支持每个县发展壮大2—3个主导产业。建立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分类推进实施,形成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田东县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壮大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工业是田东经济的顶梁柱,更是破局争先的突破口!韩启强表示,今年田东将扎实推进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同创技改、龙源“源网荷储”一体化、中广核新能源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氯碱化工、新型生态铝和再生金属原料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争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0个以上,完成投资52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围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产业标准园、农产品加工园、农特产品品牌、农文旅新业态、农特产品供应链建设提升等“五大工程”,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此外,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在建项目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着力解决土地、人才、金融、物流、用能等要素制约,为“十五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先行,

构筑区域合作新高地


  开放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8月,市委作出了关于壮大开放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对外开放前沿区域的那坡县,正以开放为引领,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努力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


微信图片_20250414171922.jpg


  “营商环境更加优质,开放建设更加火热,边贸经济更加繁荣!”市人大代表、那坡县人民政府县长罗智郎介绍,2024年,那坡县全面推进159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9.86%。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901户,同比增长21.8%。扎实推进平孟口岸改扩建等13个开发开放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5亿元。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园区百色片区建设,那坡至平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极促进边境贸易及落地加工产业发展,目前有26家外贸进出口企业,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3亿元,增长110%,增速创历史新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服务重大战略能力。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其中特别提到持续推进平孟口岸验货场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谈及今年的工作,罗智郎信心满满,那坡县将从“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入手,推动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强开放平台“硬实力”,加快智慧口岸建设,重点推进平孟口岸改扩建、那坡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等项目。紧跟平孟—朔江口岸货物专用通道项目申报及实施,积极配合G219提级改造和文靖铁路那坡段年内落地开工,推动开放平台提质升级。二是提升开放服务“软实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进口特色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以及跨境服务等产业,全力申请中药材、水果、成品油、矿产等进出口资格,逐步构建边境经济合作区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全年对外贸易同比增长8%以上的目标。


农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西林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深耕特色农业,踏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市人大代表、西林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卓远分享了西林县立足自身优势,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的实践做法。

  

4.jpg


  近年来,西林锚定“农业立县”战略,大力打造“四个十万亩”特色产业,柑橘、油茶、茶叶、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百姓致富的“绿色银行”。如今,全县农村居民户均拥有沙糖桔6亩、油茶4亩、茶叶3亩、林木50亩,荣获“中国沙糖桔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国家级荣誉。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西林句町咖啡产业获批设立全区唯一县级咖啡试验站。


  如何持续擦亮西林生态农业名片,黄卓远用聚焦五个方面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种植业上,推进沙糖桔“退果还田”与品种升级,打造六堡茶全产业链,创新“油茶+N”复合经营模式,建设20个句町咖啡种植示范基地;养殖业方面,凭借万峰湖生态渔业资源,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培育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集群;加工业上,着力建设轻工业园区,引进山茶油、茶叶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文旅融合上,构建“一区一带一中心”全域旅游格局,推出农耕体验、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智慧农业则将人工智能融入种植管护、产品溯源全流程,让传统产业焕发科技新动能。


  黄卓远满怀信心地表示,西林县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实施“农业立县”战略,深入挖掘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巩固提升县域特色产业老品牌,积极打响超年六堡茶、句町咖啡、肉牛等新品牌,全面落实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持续以“生态美”“产业旺”促进“乡村兴”“百姓富”,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教育固本,

厚植民族团结沃土


  在教育领域,民族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环,备受关注。市人大代表、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党总支部书记欧应新聚焦民族教育发展,结合基层实践,提出强化师资、夯实阵地、加大政策倾斜的建议,为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5.jpg


  欧应新以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在推进民族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学校将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德建设,加快专业民族教育教师的培养,开发《隆林民族文化荟萃》等校本课程,打造民族体育、乐器、舞蹈三大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增强自信。另一方面,把民族元素融入校园建设,打造“会说话”的民族教育阵地,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针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欧应新呼吁加大政策倾斜,建议设立民族教育专项基金,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支持乡土教材开发,让教育既“接天线”更“接地气”。“民族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播撒团结的种子。”欧应新表示,民族教育要探索“教育+文化+实践”融合路径,让学生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传播者。口罗 霞

  

(本版图片由 农海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