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达镇城中社区,总能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身影,面带微笑、步履匆匆地穿梭于社区小巷,积极奔走协调各方。她就是百色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西林县八达镇城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王春艳。以社区为考场,以实干为笔墨,王春艳把群众期盼写在履职答卷上,在推动基层治理、弘扬文明新风、守护民生福祉中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她是居民口中一心为民的好代表,被评为“西林县十名好支书”“最美西林人”。
完善文体设施,
激活社区活力细胞
城中社区位于西林县旧城区,现有居民2531户6745人,居民活动场所较少、文体活动单一的问题一直萦绕在王春艳的心头。她以老旧居民小区改造为契机,向相关部门申请加装公共运动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健康步道等,并配套建设夜间照明系统,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在自家楼下乐享运动生活。她推动建设西林江心岛室内气排球馆,场馆建成后免费向全县居民开放,并时不时举办大小气排球比赛,引得西林县的气排球爱好者纷纷为其点赞。她带头提议建设火亮山大桥至宏达大桥栈道,栈道两边护栏安上了彩虹风车与绚丽彩灯,建成后,夜晚清风拂过,流光溢彩,霓虹闪烁,成为居民赏景散步、快走健身、打卡拍照的“网红点”。
此外,王春艳合理利用社区活动场地,建设社区农家书屋、家长学校、民族之家及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学习、娱乐、运动的便利场所。
厚植清廉底色,
涵养社区文明新风
王春艳代表(左一)为群众讲述优良家风故事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廉家风更是家庭幸福的基石。王春艳积极促成城中社区建设清廉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喜迎端午,共话清廉”主题党日活动、“相约城中、欢度重阳”活动、清廉家风亲子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带队参观清廉建设基地,讲优良家风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进一步充实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让清廉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家庭。许多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也让整个家庭更加注重廉洁自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创新治理模式,
激发社区自治动能
王春艳代表(右)与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
面对繁杂的社区工作,王春艳探索以西林县老县府大院小区自治为样板,创新推行小区居民自治管理。组织召开居民会议对问题逐一研讨,民主商议自治管理各项制度细则,建章立制并公示推行,从居民中推举自治管理小组人员,引导居民凝心聚力。在她的努力下,自治管理小组人员在环境卫生整治、停车秩序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逐步由“脏、乱、差”转变为“整洁、有序、温馨”,居民满意度节节攀升。
聚焦群众需求,
守护社区安居家园
王春艳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广泛走访居民,将群众的意见一条条、一款款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反馈,为居民解决了不少“愁盼”问题。她反映的西林县城区通信线缆悬空挂置、私接乱搭的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通信运营商拉、接线缆的监管力度。通过整治,各类跨街连接、借杆拉架、废旧弃用、违规乱设的“空中飞线”被逐步清理,居民“抬头见网”的“阴云”慢慢消散。
此外,王春艳还参与促成西林县时代广场与县电业公司废臭黑水整治等一系列人居环境改善项目,让居民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她常说:“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群众交谈和接触,才能真切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为民鼓与呼,是人大代表的本职所在。”
情系桑榆晚景,
打造社区养老阵地
王春艳代表(右一)为老人服务并听取意见建议
关爱老年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王春艳定期入户看望独居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整理内务,倾听他们的诉求。2025年,王春艳紧紧围绕“让老年人吃得省心、吃得舒心、吃得放心”的目标,主导在城中社区开办西林县首个社区长者食堂——“松鹤斋池”爱心食堂。通过“政府补一点、社区贴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老人交一点、单位帮一点”的思路筹措保障资金,让食堂安上了人脸识别消费机,并配有志愿者服务队助餐服务,实现老年人“吃好饭”愿望。营业以来,“松鹤斋池”爱心食堂服务覆盖社区60岁以上老人700余人,并通过“一餐饭”延伸“多元服务”,探索解决养老民生需求。一位老人感慨到:“多亏了春艳代表,让我们这些老人安心吃上热乎饭,还能和老朋友们聚聚餐、聊聊天,日子过得更有滋味,儿女也更放心!”
为民初心不变,履职之行不止。从文体设施建设到“空中飞线”的清理,从养老助餐到家风涵养,王春艳始终坚持“代表意见建议要从基层中找出来,办事要办在群众的心坎上”的准则。在她看来,社区里的每一处变化、群众脸上的每一个笑容,才是人大代表最好的履职荣誉证书。口王海江 梁绿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