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坤:乡村振兴领头雁
群众致富领路人
隆或镇南部的沙保村,有一位默默奉献的生猪养殖人——王德坤,作为县人大代表、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沙保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走在最前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产业发展,以生猪养殖产业带动村民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是当之无愧的沙保村“乡村振兴领头雁,群众致富领路人”。
我是人大代表,我要带头
王德坤代表(右一)为农户传授养猪技术事项
“我是人大代表我带头,能带动大家就是好事”,一句简单的话,体现了王德坤的责任担当。
沙保村是典型的山区村,群众主要靠种植玉米为生,受制于地理环境因素,当地玉米产量不高、价格低下、销路不畅。为了生计,沙保村大部分青中年劳动力被迫外出务工,留守的只有老人、儿童和妇女,缺乏劳动力、发展动力不足,成为沙保村发展的“拦路虎”。
面对传统农业收益微薄的发展困境,村民们都渴望找到新的致富途径。王德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人大代表,他用实际行动带头履行职责、服务人民。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王德坤将目光锁定在养猪产业上,率先探索、积极行动,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贷款修建猪舍,进行生猪养殖。他自主学习养猪技术,通过向有经验的人员请教、去隔壁乡镇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探索实践、积累经验。从养猪“门外汉”到逐渐“上手”,王德坤的生猪养殖产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保持生猪出栏1000头左右。
当看到王德坤在家养猪收入不少,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外出务工的村民羡慕不已,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王德坤将自己养猪经验和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有养猪想法的村民,沙保村也悄然涌现出了一批养猪户,村民们得到了持续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我是人大代表,我要带动
王德坤代表(左一)深入农户家中宣传相关产业奖补政策
“2024年,我总共带动了20多户养殖户,养殖生猪732头,收入还不错。”“今年我们合作社带动养殖户有30多户,现在养殖生猪600多头,猪仔主要是来自大北农和崇左。过一段时间还要继续扩大规模。”王德坤高兴地说。随着阅历、学识的加深,王德坤感觉肩上承载着村民期盼的担子愈加沉重,于是2021年底,王德坤以1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了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以生态养殖模式,保证每年出栏生猪140头以上,大大地提高了养猪产业的效益。
作为人大代表,王德坤深知只有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才能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为此他多次组织村“两委”开会研究分析,想着发挥自己多年来的养猪经验优势,为群众带来更多收益。时值百色市委组织部推出百色市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王德坤看到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大专学历的提升,所选专业正是畜牧兽医。在学历提升阶段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让他真正成为生猪养殖的“行家里手”。王德坤成立的合作社,在带动了两名人大代表、吸纳了3名群众在养殖场稳定务工的基础上,还通过向脱贫户收购玉米、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提供出栏销售等方式,带动了6户脱贫户34人实现稳定增收。在王德坤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养猪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覆盖17个自然屯,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每当有人问王德坤,一起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多了,会不会对他的合作社产生冲击,他总是笑着说:“大家稳定增收是我最大的心愿,因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王德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发展和幸福的理念。他就像一面旗帜,始终坚守在这片大地上,用一名人大代表的底色书写担当,用勤劳的双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口熊俊永 图/文